您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民建会员如何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体会

作者:步淑段  日期:2018-01-16  

 

 20年(1998-2017)参政议政提交政协提案40条、调研报告10个、政协大会发言4次、社情民意10条、人大建议30条、参与各项专项视察60多次,但它们都不算教师的科研成果,没有绩效,没有报酬,但我乐此不疲。原因就觉得自己温饱解决之后要尽一定的社会责任。尽管我只是一个普通高校教师,但是位卑未敢忘国忧,知者尽言,国家之利,石家庄的兴衰关系你我他。感觉自己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大事决策讨论中大胆说真话,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见证了石家庄很多重大事情的决策过程,很是骄傲。“敢献刍荛兴盛世,岂因风雨做寒蝉。”我对民盟郭崇毅在1979年赴京上书写的话感同身受。我担任两届政协常委、两届人大常委、参政议政20年的体会,在此愿与读者分享:

 一、如何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必须有极强的忧患意识、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必须对国内外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发展形势有极高的灵敏度;必须有扎实的财经、法律知识储备等专业功底,时刻不忘修学储能,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知识分子本色;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热心和信心走访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反映民心;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和必要的财力参与调研、考察、取经、撰写议案、建议、提案、社情民意和参政议政工作;所撰写的议案建议提案必须是政府拟议中的待决策过程的前瞻性课题,必须发挥自身知识优势;必须为市民做出表率,遵纪守法讲究功德、厉行节约、勤勉务实、多做良心活,少做不做样子活和面子活,坚决不做还没有行动就自吹上奏的没有实际内容的表功活儿;必须敢于揭弊查漏,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只唱赞歌,不提问题,不能一味附和领导意向,不替人民群众呐喊,不能只开会不提建议,不能不开会只找关系和网人脉。有成绩要肯定,赞歌也要唱,但是人大代表要多提建议批评。正像法国《费加罗报》的口号那样:“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二、如何审查预决算报告

 (一)了解政府资产负债家底

预算内容

定            义

一般公共预算

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级政府的上解收入。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对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政府性基金预算

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对国有资本收益做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新《预算法》允许地方适度举债,省级政府可适度举债,只能用公共性资本支出。限制债务规模,只能发行地方债券形式筹措。控制风险,有还款计划,还款来源,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以欧盟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及1997年《稳定与增长公约》提出的加入欧盟的有关财政标准来确定的,即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为60%视作“警戒线”。 

  地方政府投资预算已经捉襟见肘。地方政府两大类十七大项的开支,真正用于还债的资金很少,也不可能有更多的钱用于公共建设,民间投资更是无力无法无路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地方政府都必须靠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解决,而这些借款的用途大多是没有任何直接经济效益的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银行背负的巨额信贷风险压力。游离于预算体系以外的政府或有负债缺乏有效的确认、量化、报告和披露制度,使得这一部分债务不断累积、缺乏管理,具有相当大的隐蔽性和潜伏性,并正沿着下面的路径转化:政府或有负债→政府直接负债。 

 地方政府还款来源都不靠谱。财政局所称的还款来源有土地出让收益、经营项目收益、股权投资、财政预算和举借新债等。土地出让金受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度影响很大,不确定性巨大。经营项目收益,未来变数很大,尤其是熟地出让收益增值部分的分配在协议或合同中非常模糊和原则,很有可能被村集体掌握,政府无从分得半点毫毛。 

至于用于教育医疗方面资金的还款来源,只能靠乱收费解决,不可能挤占相关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和硬性办公经费开支。股权投资的最后结果往往是政府溢价收购。财政预算的安排主要是扣减某些事业经费解决。举借新债无疑加大了后续年限的财政风险。地方债券流拍率已攀升至七成,这可能带来新一轮的流动性危机。 我国地方债券零交易的原因主要有:由于1.61%的利率过低,比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还要低0.84个百分点,所以无法对散户形成吸引力。如果不出现大幅度降息,预计地方债上市后收益率也不会太高,所以一般投资者想在二级市场赚取利差收益的机会并不大。基金偏好收益率更高的政策性银行债;保险偏好期限5年以上绝对收益率较高的品种;个人投资者更偏好于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储蓄国债。因此,地方债最主要的投资群体应该还是商业银行,用于短期资金配置。

 地方政府负债不符合《担保法》规定。《担保法》规定担保人只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单位。政府没有这个担保能力和资格。土地出让金?地方国企股权分红?政府楼堂馆所的资产出售价?未来税收收入?新《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目前我国没有《地方政府破产法》。如果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将会出现破产问题。《破产法》只规定了企业破产条款,根本没有政府破产和个人破产的规定,这是法律的空白,为今后政府破产清算的无据埋下隐患。而我国目前尚未对政府机关破产做出明确的规定,一旦地方政府破产,中央政府将承担怎样的责任,地方人大将做出怎样的安排,所有这一切都是空白。 

 制定政府禁止举借债务的条件:预算赤字比率太高、以往债务需要偿还的比例太高、税收占比未超过90%,以及公务员工资比较高的等不被允许再次举借债务等。 按照国际惯例,在借款时就以合同形式约定每年提取等额的偿债基金,以确保到期时能够还本付息。如果偿债基金没有建立或者不足,就要明确责任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归还办法和扣款机制。

 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和银行贷款依赖的建议:除了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外,就是尽快对存量房征收房产税,尽快征收移民税、遗产税和赠与税。

 (二)预决算报告通常存在问题

 1政府预决算报告在人大代表手中存留时间短,不便于仔细审查和讨论;不便于今年决算报告与去年预算报告进行对比,使监督流于形式。

 2政府预算编制科目过于笼统,内容不够详细,只到类、款,没有项、目,每类款没有 开支标准和定额体系,随意性很大。 

 3有权力部门预算开支数过大,没有预算收入的部门常不给预算经费,只给政策;转移支付不透明,专项转移支付太多;编制预算时存在宽打窄用、虚假预算、用尽预算、预算中庸、以拨代付、延迟下拨和年底突击花钱等行为。 

 4每年财政收入增长远远大于GDP增长,是否有对企业发展不利?不能涵养税源,严重制约居民收入增长,抑制了消费;

 5对于预算编制、执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内部的监督薄弱,政府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中的过头税、提前征收、减征免征缓征、虚列收支、截留、挤占挪用预算收入的等问题(都要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 

 6未列预算不得支出,屡查屡犯。预算监督的信息化程度低,资源不能共享,公众难以参与等。

编制预算通常存在问题及对策

问题类型

问题解释

对策

宽打窄用

(1)收入预算偏低;(2)国有企业利润预算偏低;(3)费用预算偏高;(4)成本预算偏高;(5)对自己部门预算宽打窄用,对下属单位窄打窄用。

(1)采用零基预算;(2)细化预算指标,真正的预算应该包括类、款、项、目四级指标;(3)加强对预算的分析和复核。

虚假预算

(1)增加不存在的业务项目;

(2)增加不存在的成本项目。

(1)严厉处置;(2)完善预算编制手册和流程;(3)使用共同参与和商量的预算;(4)加强预算知识培训,不要将目标定得偏高或偏低。

用尽预算

(1)今年用不完,明年就会少预算;(2)在预算期末突击使用预算;(3)造成资源浪费和利用效率降低。

(1)适时反馈预算执行结果,并及时调整;(2)非货币的奖励;(3)只考核可控因素;(4)财务与非财务考核指标结合。

预算中庸

各种意见被中和,碍于情面,为了个人私念,不透明,不公开。

由人大常委会行使预算的审批权;执行权在各部门各国有单位,负责人承担第一责任;如果没有超过下达的预算总额,修改权在各部门各国有单位,并报人大常委会备案;如果超过预算目标,调整预算权属于人大常委会,并实行责任签名制。

伪预算

上级越俎代庖,下级缺少预算知识,上级不负责任。

各级人大常委会根据“例外事件管理法”对预算进行有效监控。全面预算管理紧紧围绕收支两条线,杜绝一切超预算开支的现象。计算机统一开票,实行“现金流量监控卡”、“费用监控卡”、设置止损点和预算偏差范围。借助ERP系统进行财务集中管理。

 

 (三) 审查预算报告的内容

 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否符合预算决议要求;预算安排是否符合《预算法》规定;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收支是否切实可行;重点支出和重大项目的预算是否适当;预算编制是否完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否列了赤字;对下级的转移支付预算是否规范适当;预算安排担保的债务是否合法、合理,是否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 与预算有关的重大事项的说明是否明细。有超收入,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补充稳定预算调整基金。

 (四) 审查调整预算方案的内容

 ⑴增减预算总支出的;⑵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⑶举借债务有变化的;⑷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大支出数额的:理由、项目、数额。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用于突发事件和不可预见费用。先动用预备费,再调整预算方案;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可以设置预算周转金,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五) 审查决算报告的内容

 收入情况;支出政策实施情况,重大项目资金使用及绩效情况;结算资金使用情况;结余情况;本级预算调整及执行情况;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有无要求下级政府必须有配套资金的情况;举债规模、结构、使用、还款;周转金规模和使用;本级预算预备费使用情况;预算周转金使用情况;超收收入安排情况,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决议落实情况; 其他决算情况。

 三、 如何审查政府工作报告

 1.“十二五” 和2016年的目标实现了吗?“十三五”和2017年目标定的现实吗?“力争”,“确保”之类词语,听起来很振奋人心。相当于政府庄严地向人民许下了愿。那么审查报告时就要特别注意上年提的“力争”争到没有?“确保”保住没有?如果回避未提,代表应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提出质询。如果哪些目标落空是否是不可抗拒原因?政府工作要有连续性,就要把上次大会和本次大会两个报告衔接起来审查。 

 2.打折法: “十二五” 和2016年实际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得彻底吗?即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既看成绩又看问题。各级政府工作报告免不了要提:居民收入是多少,增长了多少。但是一定要减去通货膨胀才是实际收入。发生的重特大事件通报没有?怎么处理的?造成重大损失,又是政府责任的,报告不能回避,反省并道歉。 

 3.追溯法: 即顺藤摸瓜,一追到底.政府向人大报告预算当年计划收入部分有意无意压低一截指标。一来年底财政有超收显示政绩,二来超收部分的钱政府可随意支出。超收入有没有向人大汇报?抓住每年财政超收这部分资金用在了哪些地方! 

 4.对照法: 政府工作报告与预决算报告都涉及同一事项相互不呼应,甚至相互矛盾。实际是对两会不负责任,也是对代表的不尊重。 

 5.递延法:按事物发生发展结果的自然顺序完整地了解事物全貌。有因必有果, 有收必有支,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只有财政收入,没有支出和、结余、赤字数据。例如某市某年为了突出科技兴市,报告里有申请专利493件,但没有说批下来多少。建立绩效政府,一本流水账怎么审议?

 

 

   下一篇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