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石家庄市委绝美南太行之行
陶冶情操,放飞心情
——记民建石家庄市委绝美南太行之行
孟文秀
为了丰富会员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支部凝聚力。2011年7月22—24日,民建桥东三支部组织会员来到位于河南省辉县境内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万仙山、八里沟旅游,使全体会员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避暑胜地南坪村
22日夜里抵达万仙山,一下车,满山的青翠夹杂着山中特有的清新空气迎面扑来。大家都沉醉在万仙山的幽雅静谧之中。当天夜里全体会员住宿在南坪村。南坪村位于万仙山山脚下。地处太行山腹地,是个清幽的山村。
南坪村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分布在山上山下各个角落里。村里不仅有乡土特色的农家小院,还有亭榭楼阁式的豪华宾馆。据这里的村民介绍,每年夏天,都会有大批游客携家带口到这里住上两个月避暑纳凉,每天每人只需交几十元的费用就可包吃包住。在城里吃腻了鸡鸭鱼肉的一族,到山里吃手工馍、手擀面、野菜等正宗的农家饭,喝纯净的山泉水。既调节口味,又经济划算;既能感受乡土人情,又能避暑游览。
第二天导游首先带领我们参观南坪村的“镇山之石”—“日月星石”。这块“镇山之石”是一九九四年村里的一户村民破石盖房时发现的。石块重约三吨,呈赤红色。在三平方米的端面上,有序的排列着日、月、星的图案。日、月、星呈银白色,太阳圆的好像有人用圆规画过的一样精确,月亮弯弯如小船,月牙两端翘起的中间嵌着一颗星星。日、月、星的排列有序有趣:太阳就要落山了,一弯新月挂在空中,明星闪烁。它们之间的大小比例远近距离好像经人精密计算的一样,惟妙惟肖。
人间仙境万仙山
走进万仙山让人感觉到,一座座山连山,万山峥嵘,群峰竞奇。时而危峰兀立,时而群峰连绵。再加上清晨薄薄的一层雾气,远远望去犹如白云缠绕,时隐时现。让人琢磨不定是山还是海,不禁令我们陶醉在绝美的景色之中。
山里随处可见色红如染的大块奇石,令人啧啧称奇。据介绍,万仙山的奇石之所以奇形怪状,是与地壳运动分不开的。据科学家考证:万仙山的地质结构的形成,距今已有十五亿年——二十五亿年间,所以山貌奇特,石质坚硬,色红如染,鬼斧神工。它与河北的阜平运动一脉相承,是人们参观研究的活标本,被国家定为AAAA级地质公园,不仅吸引了大批游人,也是美术工作者的写生基地,摄影爱好者的天然背景。
“身临万仙寻仙难,危峰万壑白云间。下定决心排险阻,谁先攀上谁为仙。”这是一位游人留在石头上的一首诗,他形象地点出了万仙山的险峻、神奇。在这里既能领略危峰交错,层峦叠嶂,丹崖千仞,云蒸霞蔚的太行雄姿;又能欣赏雄壁伟岸,幽谷曲径,云梯栈道,飞瀑流泉的峡谷景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万仙山的景点众多,山水相依。沿水而行,一路都能听见瀑布轰鸣,看见溪水潺潺流淌,真正得山水之乐。步行约50分钟,可穿过峡谷,到达峡谷顶部。这里是一个高山的平台,四周悬崖峭壁,直落百米。上面是大片平地,有村落,有农田,俨然高山上的世外桃源。站在这里眺望万仙山的一览美景无遗:山峰白云缠绕、飞瀑流泉飘银带、野花香满山、蜂蝶不清闲。
“中华影视村”郭亮村
经过短暂的休息,下午我们来到了有“中华影视村”之称的郭亮村。
郭亮是个古老的村寨,据碑文记载,西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郭亮兵败被官兵追杀于此,看到这里四面山高险峻不易被官兵发现,就在这里安家繁衍生息世代相传,郭亮村也因此得名。
然而以前的郭亮,却是与世隔绝的。七十年代以前的几千年间,郭亮人外出仅靠一条在几百米高的悬崖上被人们称之为“天梯”险峻山间小路往返,艰难封闭可想而知。1972年,郭亮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12名壮士群策群力,打烂了4000把八磅铁锤,消耗了12吨六棱钢钎,硬是在坚硬的石英石绝壁上打开了一条高4米,宽6米,长1250米的郭亮隧洞。
远远看去,郭亮洞就像绝壁上的长廊,横挂在海拔1000多米的峭壁上,被称为“世界奇迹”、“绝壁长廊”。当我们走进看到洞里全部都是由石头打造,浑然一体,墙壁凹凸不平,在阳光的折射下,有些岩石还散发出五彩光芒。联想到这都是由村民们手凿出来的,令人不禁肃然起敬,人定胜天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出了郭亮洞,就到了山顶,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平展展的场地,依山而建的石头民居,粗大的老槐树,有的人家门口还挂着去年没吃完的玉米棒子,一派闲适的田园风光。村里随处可见石路、石巷、石阶、石房、石桥、石磨、石碾、石锄……全部由石头搭建的农家院落,一间间一排排,依山顺势坐落在悬崖绝壁之上。
行走在村里的小道和村舍间,一种古朴、自然超然世外之感油然而生。难怪那么多导演都争着来这里拍电影拍电视呢。郭亮村先后有《走出地平线》、《举起手来》等60多部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郭亮村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影视村”。因为风景奇险,很多美术学校都在这里设立了写生基地,村里随处可见都是写生的学生,摆开了画架调色板进行创作。
沿着山势一路向上,我们又来到“喊泉”,“喊泉”是从高高山崖的半山腰处流出的一股清泉,传说这是龙王的胡须所变,水流会随着“喊音”的大小而变化。虽然只是传说,但还是不断有年轻的会员对着“喊泉”扯上两嗓子,这是因为山高气爽,登山疲累,停下一喊,等于给内脏充氧。更何况人有喜怒哀乐需要释放,可以通过喊来宣泄。对着“喊泉”大喊一会儿,心情就会瞬间变得痛快。
奇游八里沟
第二天,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被誉为“北方水世界”的八里沟。八里沟分为上八里和下八里,进入景区“满眼水连天,连成百潭;满目石称奇,形态百般”。到过八里沟的文人和游客都会被他的山水所折服。山因水的相随而更加灵动,水因山的相伴而更加秀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浑然天成,漫步山路中,犹如行走在画卷中一般。
八里沟不仅水美,石头也很有特色,在沟底走,抬头会看见山体上有大石头探出来,好像随时要掉下来。在沟底、在水间会见到大大小小的、形态各异的石块,有的体积庞大,似有千斤重。
顺山路而行,巨大的响声传了过来,它就是落差高达157米的八里沟大瀑布,又称“天河瀑布”,源于1500米的红石河。河水从断崖峭壁上飞流直下,涛声震天,声闻数里溅起一片水雾,据说有太阳时能看到水雾上方形成的彩虹,非常美丽,可惜我们无缘见到。大瀑布下面还有人工修建的水帘洞,人置身其中,瀑水从洞外倾泻而下,形成一道道水帘,仿佛人间仙境。
通往红石河的路有两条,一是镶嵌在悬崖绝壁上的“之”字形栈道,一共1024级台阶是锻炼人胆量和毅力的地方;二是“一线天”,山崖笔直而下,从中辟出一条石缝,非常狭窄,抬头看天,只能看到一线青天。
据说上了天梯便是瀑布之源红石河,光洁平整的红石板,层层叠叠,瀑布横截面达50余米。人称太行第一峰的老爷顶,海拔1570米,因与湖北武当山南顶相对而称,故又称北顶。上面建有祖师庙、关公庙、奶奶庙等古庙。
传闻袁世凯在官场失意时,也曾流连于八里沟。面对满山秀色,他是不是也想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虽然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窃国的道路,但是卧榻辗侧,八里沟的山水恐怕也几度入梦吧。咀嚼着历史的传说,目睹眼前的美景,耳闻轰然作响的的水声,放松之余,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结束行程
吃过午饭,结束了两天的行程,会员们乘坐大巴车返程。路上大家回想起此次南太行,感慨颇多,并有感而发,民建石家庄市委驻会副主委姜博卿即兴创作进行诗朗诵。
(诗句)
伴随着一首首激情昂扬的朗诵,会员们陶醉于这诗歌萦绕。此次民建石家庄市委组织的平安之旅、快乐之旅、和谐之旅活动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