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定古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存在问题及其的建议
中共十八大和2012年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目标和任务,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包括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在内的十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编制了《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未来十年中央政策的主轴。为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今年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将按照“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以主城区至组团县(市)之间和各县(市)县城周边区域为重点,全面开展城镇化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主城区至组团县(市)县城之间区域城镇化率达到60%。
我市《关于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对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不仅目标明确、时间明确、任务明确,更重要的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要求按照“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的思路和“一河两岸三组团”区域发展格局,坚持与统筹城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点面结合,突出产业园区、新市镇和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不断提高承载吸纳能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农业人口非农转移,促进农民向市民、农村向新型社区转变,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2013年,启动藁城、正定、鹿泉、栾城四县(市)区域内的良村开发区、循环化工园区、装备制造基地、信息产业基地、空港产业园五大产业园区和上庄镇、铜冶镇、冶河镇、岗上镇四个新市镇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并与主城区接轨。同时,启动产业聚集区住房建设。
2014年,在进一步完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启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程;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为方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推进法人化运营,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创新完善新城镇的管理、服务机制。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由重点区域向“一河两岸三组团”其它区域延伸覆盖,力争在道路建设、公交运营,以及电、讯设施、水网改造等方面实现同城化。其它县(市)区立足实际开展城镇化建设试点,力争完成规划,并启动县城和产业集聚区周边规划控制区内村庄的撤并整合工作,探索开展加快土地规模流转试点。
2015年,城镇化建设各项工程向“一河两岸三组团”区域全面推进,力争实现突破。总结其它县(市)区试点经验,引导各县(市)区全面开展城镇化建设。
如何落实中共中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绘就的蓝图,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最近,民建市委在“大讨论”活动中,解放思想,主动参与,邀请专家学者深入正定古城考察调研,实地考察了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隆兴寺,与县发改委、城建、规划、统计、人口等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调研和座谈交流,专家们对我市尤其是对古城正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看到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就正定县的城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建议。
一、正定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专家们根据实地考察调研和座谈了解的情况,认为正定县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思考和探讨:
(一)正定古城如何融入主城区?正定县城本身就是一定规模的县城,若推进城镇化必然要涉及扩建、改造,融入主城区其城市建设标准就不能按县城标准来规划设计,如何融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关乎整个石家庄市发展建设大问题,弄不好会成为城镇化的败笔。
(二)古城保护与城镇化的矛盾如何解决?正定古城是名符其实的古城,是全国唯一的存有九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县。而仅隆兴寺一处就有八个中国之最。加速城镇化步伐,必然涉及文物保护,弄不好会留下千古遗憾。然而,目前正定在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利用和宣传上仍有不到位的地方,需要下力量才能完成。
(三)老城区与新区建设在资源上如何分配?资源配置是城镇化中的主要任务,配置得当促进城镇化的实现,不得当会给后续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比如:石家庄是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新城区已初具规模,建成后要超过老城区,那么不仅仅是水资源,其他资源也要与之争夺,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
(四)产业如何合理布局和聚集?从目前情况看,正定县的主要产业有旅游业、小商品流通业、板材建材业、家俱家装业等,虽然每个产业都有一定规模,但对财政的支持力度都不突出。新建的新区、空港工业园区虽初具规模,但产业聚集度也未显现,且税收、财政不归正 定县。因此,产业聚集度不够,直接影响了老城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促进正定县新型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专家们建议:
(一)正定县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以融入主城区为前提。正定县是石家庄市发展的组团县之一,新型城镇化的趋势非常明了,其步伐不可阻挡。因此,正定县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一定要站在石家庄发展的高度、站在省会需求的高度去对待,以融入主城区为前提,算大账,为省会分忧,为省会解难。当然,省市要对正定县新型城镇化给予资金、政策强有力的支持,这样才能使其真正与主城区融合为一体。
(二)社区建设要与新型城镇化进程同步。要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社区卫生医疗、社区经济等诸多方面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与社区建设是相铺相成的,没有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城镇化是不规范、不健康的,会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同步建设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
(三)一定要有产业支撑和合理的资源配置。产业合理布局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无根基的,等于造了一座空城,不如把资金拿去做新农村建设。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叫城镇化,只能叫造城,如:某县占用了几千亩地造了一个“某某城”,没有任何产业支撑,近十年来,只是把地价、房价抬上去了,对县域、对财政没有多大贡献。没有产业支撑的所谓城镇化,更实现不了“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同时,资源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就正定县而言,无山缺水,其优势是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地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适合发展一、三产业。因此,合理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是新型城镇化最首要的任务之一。
(四)重视古城保护、开发、利用和旅游升级换代。正定是千年古县、文化大县和文物大县,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解决好古城保护,尤其是那些列入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镇化建设的矛盾,不能顾此失彼。在保护古城的同时,还要抓住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这个突出特色,力争使旅游升级换代,打造国优品牌,走出国门,不仅吸引内地游客,可以更多地吸引外国游客,真正成为造福一方的支柱产业。为此专家建议:
1、隆兴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分析,一是隆兴寺历史悠久;二是建筑保存完整;三是一些建筑和文物国内乃至世界仅有,其中国内之最八处,摩尼殿的宋代建筑世界仅存。故隆兴寺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可行性。通过“申遗”促进古城保护和旅游业发展。
2、出版与国际旅游接轨的《中国古城正定》宣传册。宣传册应按国际标准,图文并茂,多种语言对照,既反映正定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还要反映正定的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投资环境等等,既有休闲旅游之意图,又有招商引资之功效。